配查网

互联网金融股票配资 “稳”字当头 六大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发布日期:2024-10-06 11:04    点击次数:112

互联网金融股票配资 “稳”字当头 六大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原标题:“稳”字当头 六大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2023年,6家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显示出资产质量的整体提升。

——————————

6家国有大行近日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在银行业息差整体收窄背景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六大银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分红方面,六大行整体分红率在30%以上,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拟分红总金额超千亿元。

“稳”字是各家国有银行总结过去一年业绩的首要关键字。“在(2023年)财报中我们观察到尽管银行业经营仍然普遍承压,但通过以量补价、拨备贡献、成本压降等多种措施,主动应对‘过冬’成为主流。”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注意到,大型银行以量补价,新增贷款、存款市场份额占比从2021年的40%左右分别上升至57%和63%左右。

从贷款结构上看,对公贷款贡献主要贷款增量。以中国建设银行业绩为例,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14.34万亿元,新增2.26万亿元,增速18.7%,对公贷款的增量占各项贷款比例超八成。从投向上看,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以及幸福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贷款增速超过平均增速。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普惠金融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23.5%、36.5%、14.9%,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1.9%,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成为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2023年,国有大行信贷规模扩张延续强劲势头,维持12.9%的高增速。”展望2024年,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团队认为,对公贷款受城投贷款供给缩量影响,增速预计将有所放缓,零售贷款仍需等待宏观需求复苏和房地产市场企稳,“预计普惠、涉农等领域仍是今年发力重点。”

作为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2023年,6家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显示出资产质量的整体提升。其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国有大行中最低,为0.83%,中国银行则是不良率下降幅度最大的银行,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27%。

对此,林英奇认为,近年来贷款不良率、关注率等指标总体较为稳定,主要是由于保交楼、房地产贷款展期、城市融资机制等政策延缓了信用风险上升,在“一揽子化债方案”下,银行对城投债务的置换、展期、降息等减轻了还款压力。同时贷款总额增速较快,流动性充裕,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力度较大。

“在房地产市场恢复迹象尚不明确的背景下,地产、城投企业债务的资产质量(特别是信用债、非标资产)仍需动态观察,除此以外信用卡、消费贷、经营贷、批发零售等领域资产质量也值得关注。”在林英奇看来,在政策方面有必要继续通过财政、房地产等政策化解金融风险。

实际上,国有六大行多位管理层人士均在各家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并加强对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和处置。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提出,要促进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积极服务‘三大工程’建设”。

交通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殷久勇则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行业的质量管控仍是交行的一个重点工作。

2023年,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4.99%,较上年同期提高2.19个百分点。“过去一年,受制于房地产整体行情的影响,不良率、不良贷款有所暴露。”但殷久勇同时表示,整体对公房地产资产质量仍处在可控水平。“交通银行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综合评估对公房地产客户的风险状况,已经足额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形势研判,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重点提及“将不断提升数字化风控的识别预警处置能力”,这是该行继续保持资产质量持续稳定的信心来源之一。

数字化、金融科技也是各家业绩报告发布会的高频词。2023年,国有六大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均超过百亿元,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同比增速最高的是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为7.45%和7.06%,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88%、3.97%、3.9%和3.4%。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3)》显示,银行家普遍看好金融科技领域投资,特别是在场景化金融服务和数字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方面,并认为应重视政策协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科技金融位列首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银行科技投入主要围绕客户服务、员工赋能、数据支撑、系统支持等方面。”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严佳卉梳理业绩报告发现,在员工赋能方面,中国工商银行深化数字员工建设,在众多场景中承担3万余个自然人的工作量;中国建设银行投产金融大模型,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客服、市场营销、投研报告、智慧办公、智能运营、智能风控等场景的应用;中国农业银行加快推进大模型技术预研孵化互联网金融股票配资,客服知识库上线答案推荐等功能;中国银行探索大模型技术在内部知识服务、辅助编码等场景的应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大模型应用于研发测试、运营管理、客户营销、智能风控等领域。





Powered by 配查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2 香港永華证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