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放在仓库中的现金,而且有很大概率的贬值概率,所以对库存的精准分析,对财务来说,是一项比较考验水准的一项工作。以下对库存分析做简单探讨。
配资炒股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投资者通过配资公司借入一定比例的资金,然后用借入的资金加上自己的本金进行股票投资。配资公司通常会收取一定的利息,而投资者则可以享受杠杆带来的收益放大效应。
图片
分析出发点:回答管理者问题库存是企业管理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制造业。库存怎么分析呢?我们很多人可能分析过,但是我们自己认为分析的重点是否到位?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自己会炒菜,我们炒的一盘菜自己吃着特别好吃,我们觉得付出了很多,那么这个菜我们很满意。那我们给别人炒菜呢,如果我们做到刚才说的,你付出了很多,研究了很多,炒自己吃的很好,但是是否适合别人的口味那?那么为我们给老板分析的时候,自己觉得很好吗?我们付出了很多吗?我们知道人家的口味吗?
在这个咱们会计的同行当中,一提到或者是一想到这个分析库存,可能直接的想法最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一是去找书看书,书上分析库存是怎么怎么分析的。另外一个就是找模板,问别人是怎么分析库存的,看对方能不能把模板给我一个。明确说,这都不是好的思路,不是好的方式。事情不应该是这样,难道当领导都是翻书党的吗?都是靠学历当的吗?都是靠考试当的吗?看样子不是。我们看一下哪个省长市长县长经理,或哪个老总销售负责人生产负责人,他们都不是看书当官儿的。那真正做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财务应该直接面对问题。我们为什么绕着弯儿走呢?
分析不是找书,也找模板。我们说分析是什么呢?就是回答管理者的问题。而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时间不同,那么企业不一样,行业不一样,管理者问的问题就不一样,关心的问题就不一样,所以你能回答别人关心的问题,就是对别人最有用的分析。别人问有什么毛病,然后我们给他扔本儿书,人家就会把这本书反扔到我们脑袋上。人家问我们有什么毛病,我们要经过判断,琢磨,通过我们的能力,告诉对方有什么毛病。这才是人家真正需要的。分析是我们回答管理者的问题,这是分析的一个层次。分析不仅在此,分析还有另外一个层次,更高级的层次,也就是说有的时候领导可能问不出,也可能没有感受到有什么问题,至少没有感受到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如果你能通过挖掘,就是你通过你的逻辑,通过你的数据,通过你的这种管理认知,综合一起,能透视更深入,这叫做洞察本质,然后提示领导者,他们还没有发现或者没有关注到的东西,那么这些分析是更好的更高级的。
图片
领导者关心的问题在哪里?我们按照刚才那个思路,我们再也不要去翻书了,也不用去看模板了,我们就直接考虑和把握一下管理者关于库存可能有什么样的疑问。管理者不一定直接会问我们库存会怎么样,也不一定给我们列一个问题清单,甚至他可能都不会直接问关于有库存的问题。但是管理者都能感到没钱,管理知道供应商催货款催得很紧。管理者知道今年没赚钱,自己赚不着奖金。管理者对库存的直接感觉没那么深入。所以每个企业的管理者对库存有什么问题,我们不能一一列举,你得自己去体会。看看公司关于库存有什么问题了,领导者从哪个视角会考虑到,会感受到,会问出来。还有说我们企业现在这个资金紧张,财务总跟老板说没有钱,那咱们的东西赶紧卖呀,对的,如何赶紧卖掉呆滞库存,这也是他的疑问。还有的时候可能又报废库存了,包括我们财务盘点等等,又有一些损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损失。领导就会想,怎么又损失了,而且金额比较大,以后还会不会有,这都是领导要问的问题啊,不仅仅是这些问题。
可以尝试去回答上述问题,一个数据分析者,没考会计类证书,没学过财务的,照样能分析挺好。那些搞大数据分析的人员,他们都没学过财务,那他们的分析逻辑来自于哪里呢?他们分析什么都行,不仅仅分析财务问题,也就是说真正的分析能力是要在这种纷繁复杂的数据和现象中,透过一些方法,抓住一些本质和规律,这才叫真正的分析。那么我们说财务分析,比大数据还要简单。库存的分析规律都比较现成的,大数据是在无规律中抓规律。如果你能通过分析的方法,用有价值的数据回答领导关注的问题,那我们就给领导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比如说,我们总经理在开产协调会时, 会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公司 的仓库那么大,而且已经堆满库存,但是生产怎么还成天喊缺料?或者工厂天天加班,机器24小时轰鸣在那儿生产,然后销售却说,却总说没东西交,不能及时交货,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尝试着把个问题看一下,比如说仓库满了,怎么还说缺料?这是领导的感觉,或者他问出来的,或者他无意间他说的这种话。这个时候财务就要考虑了,我如何去回答领导这个问题呢?我就得告诉他仓库里都有啥,我们不能也是说满了,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并告诉领导仓库都有啥,然后哪些产品生产的多,哪些产品生产的少,什么料用的快,什么叫用的慢,哪些库存多?还有哪些用得慢,哪些容易缺货?尝试着根据领导对当时你们公司情况的疑问,领导所关心的问题,提供针对性分析,也就是说要考虑他真正想想知道什么,然后把这个问题细化一下。
以为自己懂,但其实并不真懂的事情,更不能做。
图片
跨出财务圈层,融归业务痛点比如说前几年疫情的时候,所有的医药企业和药店,可能一开始最关心的就是口罩多少、防疫物资有多少?包括口罩儿、手套、防菌外套、防菌的鞋、包消毒水等等,接下来就是跟那个抗疫情有关的药品,有多少,比如双黄连、清瘟胶囊莲花清瘟胶囊、清热的感冒药啊,清热的感冒药。这个时候财务就要分类告诉经营者。这个需要我们主动整理分类后告知。谁告诉谁就有价值。
怎么分类分析也不是固定死的,而是我们心里边要关注别人想什么事,然后为了把一个事情说清楚才去针对性分类。那么比如说分析人口问题的时候,会说男的女的,中国人,外国人、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一说这个种族问题的时候,就按皮肤颜色说事儿,对不对?有的时候说种族问题的就是民主,美国喜欢拿这个说事,那么日本人喜欢拿国籍说事。也就是说我们的脑袋里要装有一定的这种东西,根据不同属性的这个分类。专业一点就是商业敏感或者对这个事物的这种理解。什么料用的快,什么料用的慢,不是料多料少,料多的不见得多的不对,料少的不见得就少的对,就看周转的快慢,来表示这种料管的好,然后看这种料又没缺过料,又都转的很快,说明我们的运营管理优秀。有的是周转得很慢,有的是周转得很快,但是老缺量,这些对经营都是不利的。再接下来再分类分析哪些原料库存多还用得慢,然后是哪些容易缺货。这个需要对库存以及生产、具体的物料有基本的了解,这种了解不是靠课本或学习能解决的,需要走出办公室,了解业务。管理者都不考证,但是他们对什么事情都认识得非常清楚,是因为他们肯下工夫去发现问题的本质。而我们总是非得通过几种特定的方式,仿佛在实践中学不着东西似的,不了解业务、不了解运营,哪些东西容易缺货,分析库存可能分析不出来。
我们可以从生产模块了解情况,向生产主管沟通一下,哪些东西容易缺货,可以从库存少周转率高的库存验证判断,库存很少周转率高的物料产线有没有缺货。同时可以问销售人员,因为他催交货,确定哪些是单子生产不出来,哪些是因缺料生产不出来。一般排单排不上,销售催得出来的,但缺材料一般很难解决。所以销售员很清楚,我们向他们了解可能就是一手信息。可以用我们初步分析完的数据,周转率高的,存货少的,验证一下是否确实如此。那订单订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看销售的预测,或者客户的采购合同或者订单明细,生产生产的是什么?你可以看生产的排单。你也可以对接生管,是否按计划进行生产,可以按时看生产的排单计划。和实际生产的情况是否一致。然后未及时完工的原因,就要对接生产。确定完这些信息之后,我们把数据的分析和了解的运营端信息汇总整合在一起,挑出几个非常重要的点,对影响最大的地方,汇报给管理者,这才是有针对性的价值贡献。
图片
占用资金,无效损失为什么说公司这么缺钱?不把库里的东西卖一卖。那就意味着领导不知道库里都有啥,不知道什么东西好卖,什么东西不好卖,所以财务要告诉他。原料占多少?成品占多少?原料再多,他一般都不能拿出去卖。成品看有多少,然后成品明细,哪些卖得好,哪些卖得不好,要把这个有用信息告诉管理者。这个问题的回答不难,难的是列出问题。猜测分析别人有什么问题,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恰恰回答问题很多时候并不难。对于财务来说,跟我们配合的人学历一般都没有我们高,他们提不出多复杂的理论问题。但是他们能提出很难应对的实践问题。这样的实践问题,没有太多的理论难度,只是大家有没有一起想到一起,想得那么深入。原料占多少?成品占多少?分类列示显示,成品可以按哪些卖得好,哪些卖得不好列示。也可以按照品种按照周转率,或按照毛利高低,按照计划完成情况等等,总体上说领导关心什么,我们就按照那个口径去分析。
另外废品损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损失的原因,损失的金额,对应的责任单位,未来还会不会继续损失等等,这些需要分析后告诉领导。
损失的分析,我们可以列个表分析,告诉领导损失的数量价值、品类、具体明细,原因调查等。有可能是丢失,也可能是毁损,也可能是过了保质期等等,那么还会有可能的损失吗?那就看原因和应对措施是否到位。那么有什么规律吗?那就得看这些原因当中有没有有规律性的东西。偶尔一次台风刮过的,那这算是有规律还是没有规律呢,那么公司买保险了吗?公司的仓库是否够结实吗?等等这些,当我们发现深层次原因的时候,大家就能判断有没有规律,对吧,也可能判断,也可能没有规律,不用财务直接去回答。领导直接可以判断。
图片
更高层次:分析领导没有想到的什么是更高层次的分析,就是挖掘领导可能问不出来的经营分析点 。不要等着领导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存货变现损失准备等等这些。这些信息领导是不会的,只有财务在考试的时候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领导不仅不会问。他甚至对这个都不太理解,甚至看这个数字都看不懂,那是考试。锻炼我们变通能力。我们细化的完全可以和管理层细化的不一样。我们要比管理者想得更周到,比他们想得更深入,比他们想得更系统。我们要系统化得回复他们关心的问题,帮助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我们尝试着去回答,比如说仓库里都有啥,那你就告诉他原料多少,成本多少,半成品多少,原料的每一大类多少每一小类多少。这是唯一告诉领导的途径吗?不是。当领导很关心的点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也要同步调整分析方向,他关心什么哪个视角?你就得从那个视角给他分类,分得细一点儿。
图片
你水平再高,你答非所问,也没有用!!!
忽略管理者视角如何找股票配资客户,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像把梳子卖给和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